首頁 > 養生頭條 > 健康科普 > 教育孩子不要恐嚇 扼殺孩子靈性

教育孩子不要恐嚇 扼殺孩子靈性

來源:養生科普網    閱讀: 493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受訪專家: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家庭教育講師麥舜翩


孩子不聽話時,你會怎麼做?講道理、體罰或者嚇唬?嘗試過以上幾種方式後,家長們會發現恐嚇教育最輕鬆有效。

恐嚇教育一般分兩種,一種是說狠話,比如告訴孩子“再這樣我就不要你了”,另一種是編造一個可怕的角色嚇孩子,比如“不聽話的小孩會被大灰狼抓走”。從成年人角度看,這只是個玩笑,但會對孩子造成很大傷害。

教育孩子不要恐嚇 扼殺孩子靈性

家長說狠話會降低孩子的安全感,影響其對家長的信任。對於尚未獨立的孩子來說,被拋棄意味着毀滅。父母對孩子說“不要你了”,等同於成年人突然被威脅要失去收入和房子,所承受的心理壓力可想而知。當孩子多次被威脅,漸漸發現家長並不會這樣做。從此家長再說什麼,孩子都不再相信。

編造一個可怕的角色嚇孩子,可能引起恐懼感,更會導致家庭教育權威錯位。心理試驗發現,通過人爲手段讓孩子怕小白鼠,孩子會進而害怕一切白色有毛的東西。我們無法完全瞭解孩子的內心世界,也無法控制。如果父母把遵守規則的理由歸於外界,孩子容易形成受害者心理,只會在迫不得已時遵守規則,而不懂得主動尊重規則。

教育孩子不要恐嚇 扼殺孩子靈性 第2張

恐嚇教育的本質是利用恐懼感對孩子進行控制,與此同時,孩子的靈性也會遭到扼殺。成長是孩子逐步探索外界的過程,對一切感到好奇、躍躍欲試,所以常會觸碰規則的邊界。如果孩子因爲害怕而不再嘗試,將失去感知世界和發現自我的機會。那麼,孩子淘氣時應該如何教育呢?

規矩,說到做到。當孩子犯錯時,家長應立規矩,給出實際可行的警告。比如,孩子在公共場合大聲喧譁,家長可以警告,再不停止會帶他離開,並取消接下來的活動。如果家長每次都能說到做到,孩子會產生敬畏感,學會剋制。

教育孩子不要恐嚇 扼殺孩子靈性 第3張

延遲滿足,保護靈性。孩子淘氣大多時候並非故意要惹怒家長,只是對某個東西好奇。比如,孩子在餐廳吃飯敲碗,家長應立即制止。但回家後,可擺出不同餐具給孩子敲敲看,滿足其好奇心。得到尊重的孩子,下次遇到類似情況,更願意尊重父母,學會等待。


【版權聲明】本文爲生命時報獨家授權的原創文章,請勿轉載、抄襲或改寫。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