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頭條 > 健康科普 > 吳潤暉,陪血友病孩子慢慢長大

吳潤暉,陪血友病孩子慢慢長大

來源:養生科普網    閱讀: 485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受訪專家: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血液腫瘤中心主任醫師吳潤暉

吳潤暉,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血液腫瘤中心主任醫師,中國血友病治療協作組兒科組組長,兼任首都醫科大學血液學系副主任。

吳潤暉,陪血友病孩子慢慢長大

每週二早上7點多,北京兒童醫院30診室門口的等候椅上,便已坐滿了候診的人。臨近門診時間,身着白衣的吳潤暉主任穿過人羣,快步進入診室,並習慣性地與一些家長打着招呼,看起來很是相熟。因爲一種相同的疾病——血友病,“陪伴”成爲這個診室醫患關係的關鍵詞。

“我有責任告訴患者怎麼辦更好”

患有血友病的孩子常被人們稱作“玻璃娃娃”。由於先天缺乏凝血因子,他們就像玻璃一般脆弱,小小的磕碰就會導致出血,不起眼的傷口也會流血不止,嚴重時甚至會危及生命。武宣(化名)16歲,因爲家裏的遺傳基因,早早就被診斷患上了血友病B。前些年,通過應用凝血因子輸注控制,武宣基本能夠與正常孩子一樣學習、生活。然而近幾年,由於出現抑制物,出血重新無法控制,反覆關節肌肉出血讓他疼痛不堪,只能躺在牀上度日。

吳潤暉,陪血友病孩子慢慢長大 第2張

這個週二,武宣的媽媽又來就診。吳潤暉有些無奈:“我不是不能給他繼續之前的治療,但這將使病情越來越重,還不如試一下清除抑制物的治療,先讓孩子站起來。”武媽媽很是爲難,既擔心幾十萬花進去看不到好的效果,更擔心副作用。最終,武媽媽還是決定只應用原有的治療,但她答應吳潤暉會再認真考慮。

從醫學角度,吳潤暉的提議確實有些風險,但她很想說服武宣的家長“搏”一把。“已經有很多血友病A孩子成功開展,血友病B孩子也有成功案例,武宣是有勝算的,而且我真的不想看着孩子就這樣一輩子躺在牀上。雖然這種勸說會讓我承擔風險,但我覺得自己有責任告訴孩子家長怎麼辦會更好,如果我不說,就是不負責任。”

“小劑量”方案得到認可

1991年,吳潤暉畢業進入北京兒童醫院血液科;2000年,她在法國進修時,第一次接觸到血友病,便一頭紮了進去;2006年,爲適應中國國情,她開始探索凝血因子的“小劑量預防方案”,現在,這套方案仍在惠及絕大部分血友病小患者。

血友病的病因出在凝血因子缺乏,所以,給患者定期注射一定量的凝血因子,就可以預防出血。按照國外治療推薦,凝血因子每公斤體重每年的注射量應達到4000~6000單位。如果孩子體重20公斤,一年的治療費用超過8萬元;隨着體重增加,治療費還會跟着上漲。在十幾年前,能夠完全負擔這些費用的家庭實在不多。

“咱們國家對血友病治療的研究開展較晚,一開始,我也只是看國外的東西,擔心‘小劑量’的效果,但很多家長來了說:‘吳大夫,反正我把孩子放你這兒了,我就這麼多錢,您看着辦。’這種情況下,我只能開始嘗試。慢慢地,第一個成功了,我開始做第二個,第二個成功了,我又開始做第三個……雖然也有失敗,但這樣不斷地做下去,方案就出來了。”提起當年,吳潤暉說得很是平淡,但在沒有國際先例的情況下,其探索過程的艱辛可想而知。

2016年,世界血友病聯盟正式在大會上承認了小劑量預防治療的優勢,並作爲優選方式向醫療水平不發達的國家或地區進行推廣。如今,吳潤暉對這套小劑量防治方案有了更多思考:“國際治療標準也是來自實踐,我們應該領會其中的精髓,按照中國的國情,探索對中國血友病孩子來說,既經濟又有效的治療模式。當然,小劑量方案不夠完美,但能讓患兒用上並獲益纔是最關鍵的。”

吳潤暉,陪血友病孩子慢慢長大 第3張

陪伴孩子成長就是幸福

作爲血友病治療方面的權威專家,吳潤暉的號卻不難掛。因爲她很早前就立下這樣一條原則:只要是血友病,週二血友病門診來了都能看,絕不限號。也正因如此,每週二,她看完病人基本已是下午四五點。半天的門診直接被延長爲全天,一日三餐減爲兩頓,中午只靠一杯咖啡補充能量。吳潤暉說,因爲出診,她的身體已漸漸習慣了這樣的兩餐模式,“家長們總是很早就來排隊,他們也都不容易啊。”

雖然辛苦,但吳潤暉享受於這樣的工作:能夠陪伴孩子們一起面對病痛、看着他們一點點長大,就是莫大的幸福。“血友病不同於白血病,它是能夠治療且有較好療效的慢性病,雖然會終身攜帶,卻不必時時徘徊於生死邊緣。”吳潤暉說她過去看過的小患者們,很多都平安長大,很多已經上了大學,幾乎能夠和其他孩子一樣,追求正常的、健康的生活。“他們會跟我說,吳阿姨,您看,我好了。這總會讓我感覺很快樂。畢竟,人是需要鼓勵的。我真的希望,未來他們都可以愉快地奔跑在陽光下。”

在吳潤暉的診室牆上,掛着一塊被裝裱起來的書法字,上寫:“杏林逢甘露,厚德沐春風”。這是一個13歲孩子的手書,代表着患者的感激,無疑也是吳潤暉多年行醫付出的真實寫照。

【版權聲明】本文爲生命時報獨家授權的原創文章,請勿轉載、抄襲或改寫。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