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頭條 > 醫界要聞 > 醫院投保不省心保險公司喊虧本醫療責任險該咋走

醫院投保不省心保險公司喊虧本醫療責任險該咋走

來源:養生科普網    閱讀: 500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醫院埋怨不划算保險公司喊虧本

醫院投保不省心保險公司喊虧本醫療責任險該咋走

醫療責任險:破障還需制度創新

醫院花錢投保,遇到醫患糾紛,依然難省心難省錢;保險公司忙乎一番,賺了吆喝不賺錢……曾被視爲化解醫患糾紛良方的醫療責任險,推出數年,爲何陷入左右不討好的境地?

醫院花錢難買省心

2008年,我省啓動醫療責任險。截至目前,全省3萬多家醫療機構中,已有6484家參加了醫療責任險。

醫院投保,一旦發生醫患糾紛,由第三方即保險公司負責處理。理論上說,這能把醫院解脫出來,患者利益同樣可以得到保護。然而,說起醫療責任險,省內不少參保醫院院長難掩失望。

“醫療責任險剛搞那陣,醫院都積極響應,認爲這能花錢買個省心。實踐證明,這只是美好的幻想。”南京市第一醫院有關負責人說,醫療糾紛發生後,患方根本不找保險公司,還是習慣找醫院理論。醫院只能先賠償患者,再找保險公司“報銷”。“2008年,咱們向南京人保投保60多萬元,當年保險公司理賠60多萬元,基本持平。因爲賠付比例高,第二年保費漲到89.7萬元。當年,醫院賠付給患者136萬元,保險公司只給‘報銷’130萬元。這還不包括爲之牽扯的人力成本——找保險公司索賠,要提供各種材料,手續繁雜,賠付款到位很遲。”

“如果不搞行政推動,不把是否參保納入對院長的考覈,很多醫院不會參加醫療責任險。”射陽縣人民醫院院長袁翠紅說,鹽城大小醫院都參加醫療責任險,但投的多、賠的少。“前年,我們保費40多萬元,縣裏人保公司僅理賠十幾萬元。只有法院判決醫院向患者賠償,它才肯賠80%。而我們每年處理20多起醫患糾紛,患者願打官司的僅一兩成,多數要靠醫患‘私了’,靠地方醫調委調解,而這樣走非法律途徑達成的賠償協議,保險公司不認。

去年,我們不投保了,回到自己解決醫患糾紛的老路,結果只花了20多萬元。今年,保險公司坐不住了,答應把原先提的70萬元保費降到40萬元,而且承認經醫調委調解達成的賠償協議,給予一定的理賠。”她感慨,保險公司拿了錢,不肯參與處理醫患糾紛,結果,跟患者打交道的還是醫院,賠錢的還是醫院,醫院參加醫療責任險,很不划算。

“處理醫患糾紛是個燙手山芋,保險公司主觀上不想接,客觀上沒能力。畢竟,醫療行業有很高的技術門檻,認定責任、調解矛盾,保險公司沒有相應的人才。”江蘇盛澤醫院院長孔祥清說。

保險公司直喊虧本

我省醫療責任險市場規模可觀,但面對這個誘人的蛋糕,保險業界並未表現出強烈興趣。他們也有滿腹苦水。

“醫療責任險推出十年,全國沒一家保險公司做這業務能賺錢。江蘇全省處於虧損狀態。”人保江蘇分公司責任信用險部總經理助理秦翔輝說,全省有1202家醫院在人保投保,去年,我們保費進賬1億元,賠付近1億元。近幾年,我們該險種平均賠付率逾100%,最高曾達190%,去年降到96%,也遠高於70%的盈虧點。

秦翔輝表示,賠付比例高,跟醫患糾紛發生率及處理成本上升有關。2009年至去年,該公司每年受理醫療責任保險賠付案2700件左右,案均賠付金額從2萬多元增至4萬多元。

不少醫院認爲,保費逐年提高,卻沒法全拿回來,虧大了。而人保南京分公司相關人士說,南京醫療責任險賠付率是140%至180%,醫院投保100萬元,保險公司就虧40萬元至80萬元。南京有家專科醫院去年投保26萬元,糾紛不斷,不到半年,保險公司就賠付15萬元,下半年又出一起醫療事故,要求賠付18萬元。“要不是迫於有關方面的壓力,醫療責任險我們早就不做了。”

“醫院不能因爲交了保費,就把處理醫患糾紛打包甩給保險公司。如果這樣,醫患矛盾將變成醫保矛盾,保險公司哪吃得消?”秦翔輝認爲,醫院對醫療責任險認識不對,保險公司賠的不是患者,而是醫院。他的同事楊露強調,對醫患“私了”達成的賠償,人保不作爲理賠依據。

制度創新勢在必行

今年2月,省衛生廳、保監局提出,醫療責任險要繼續擴面。採訪中,多位受訪人士強調,醫療責任險擴面還得靠制度創新。

推廣醫患糾紛第三方調解機制。在美國,保險公司是處理醫患糾紛的第三方。發生醫療事故,醫患不接觸,保患雙方派出律師談判,達成協議更好,談不攏就打官司。而在國內,保險公司尚無能力扮演這個第三方,由司法部門主導的醫患糾紛調解委員會,倒是初顯第三方調解的作用。

南京鼓樓區醫調委成立四年,受理轄區662起醫患糾紛,調解成功556起,促成醫院向患者賠償3700萬元。鼓樓醫調委副主任張銀生說,該區200多家醫院發生的醫患糾紛,由醫調委處理的已佔三分之一。作爲區司法局的派出機構,醫調委具有公信力,不僅能爲相對弱勢的患者爭取利益,而且,可減少醫患衝突對醫院秩序的干擾。此外,調解達成的醫患協議爲保險公司理賠提供了依據。

多方參與,共擔醫患糾紛處理成本。楊露表示,要保險公司當第三方,必須提高保費標準,保險公司才能消化增加的成本。此外,應借鑑美國經驗,讓醫生購買個人職業險。“保費盤子大了,賠付比例下來了,‘低保費、高保障’的狀況扭轉了,保險公司才能把醫療責任險做下去。”袁翠紅則呼籲,公立醫院參加醫療責任險,政府應補貼保費,“醫患糾紛居高不下,很大程度跟政府投入不足,導致醫療資源短缺,醫護人員負荷過重有關。我們醫護人員短缺三四百人,現有人員差不多幹了雙倍的活,很多人忙得連去洗手間都匆匆忙忙,怎能苛求他們不出差錯?”(孫巡仲崇山李玲)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