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頭條 > 健康科普 > 心梗發病有季節曲線

心梗發病有季節曲線

來源:養生科普網    閱讀: 543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受訪專家: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心內科副教授公永太


據統計,我國每年約有54萬人死於急性心肌梗死。截止到2030年,心梗患者將達到2300萬,部分患者還會發生嚴重的臨牀併發症。

心梗的發生與環境因素密切相關,包括生活地區的飲食習慣、工作環境及氣候等,其中,全年冷熱交替的急劇變化是影響心梗發生的關鍵。瞭解一年四季心梗發病規律,做到心中有數,纔能有效預防心梗。

心梗發病有季節曲線

每年1月都是心梗的發病高峯。毫無疑問,心梗發病率在冬季會突然上升,北方高寒地區表現得尤爲突出。因爲寒冷空氣會刺激人體交感神經,增加心肌細胞耗氧,使心臟供血需求較適宜溫度時明顯升高。如果患者的冠狀動脈血管存在狹窄或痙攣,冠脈血流在此時會顯著減少,不足以代償心臟的高代謝需要,就會出現心絞痛症狀,嚴重者會誘發血管斑塊破裂,引起血栓,從而使血流完全中斷,即發生急性心梗。

1月過後,心梗發病率會緩慢下降;3月立春時,發病率已明顯低於秋冬季節,但此時也不可疏忽防範。春季天氣乾燥、溫度變化幅度較大,頻繁的大幅度溫差改變也是誘發冠脈血流驟變的因素。現在很多人都有鍛鍊的意識,喜歡早晨慢跑或是散步,這是非常好的健康習慣。但春季早晨的溫度仍然偏低,再加上體力活動,可誘發心梗。春季人的情緒波動也較大,情緒激動、愛生氣都會誘發心絞痛及心梗。

心梗發病有季節曲線 第2張

隨氣溫回暖,心梗發病率進一步降低,至夏季迎來全年最低谷。不過,臨牀資料顯示,近10年來,夏季心梗的發病人數較過去有所增加。這一方面與生活飲食習慣有關,比如,夏天夜生活豐富,晚上8點以後吃飯及大量飲酒可增加心臟負擔,睡眠時間相應縮短也會引起血管損傷,最終誘發心梗。另一方面,受“溫室效應”影響,近些年夏季氣溫不斷升高,過高的溫度使汗液大量蒸發,如不能及時補充水分,身體含有的有效循環血量會減少,呈現相對缺血狀態。而心肌細胞對缺血的耐受較差,此時就會誘發心梗。

9月份以後,天氣轉涼,進入深秋。此時人羣心梗的發病率雖然沒有冬季高,但隨溫度降低,心臟負荷增加,誘發急性冠脈事件的風險也會呈現出升高趨勢。

心梗發病有季節曲線 第3張

心梗發病率的攀升在12月再次達到高峯。多數患者會感覺胸悶、胸痛、氣短等,有些表現爲後背疼、上腹痛及牙疼,且往往在爬樓梯、快走、搬運重物等體力活動時加劇,持續的時間一般爲幾分鐘至十幾分鍾。當出現上述症狀時,需高度警惕冠心病。如果上述部位的疼痛表現爲劇烈痛感,且持續時間超過半小時、服用硝酸甘油不緩解,要及時到醫院就診,以防心梗發作。

針對不同季節的風險因素,建議有冠心病高危因素者採取相應的預防措施。如冬秋季注意保暖,避免室內外過大溫差的刺激;春夏季調整情緒、戒驕戒躁,保持良好心情,提高睡眠質量等。


【版權聲明】本文爲生命時報獨家授權的原創文章,請勿轉載、抄襲或改寫。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