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頭條 > 今日頭條 > 全科醫生不足4000“健康守門人”能否守好門

全科醫生不足4000“健康守門人”能否守好門

來源:養生科普網    閱讀: 470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距4月1日還有不到一週的時間,廣州醫保新政的過渡期馬上就要過去。隨着“新政”的全面實施,有一些市民開始擔心社區醫院的容納能力和社區醫生的醫術能否讓人放心?遇到社區醫院處理不了的疾病,轉院手續是否好辦?

全科醫生不足4000“健康守門人”能否守好門

1、就診量突增社區醫院是否會漏診

羊城晚報記者這些天走訪了廣州市多間社區衛生院,發現有的在市中心的社區醫院,由於地頭好,不少老年市民願意光顧。

來看病的人較多,在交費處出現了排長隊,在中山四路一間社區醫院由於人多,場地感覺不夠用了,人們比較擔心如果許多人一下涌到社區醫院就診,本來就狹小的社區醫院如何應付。病人到社區醫院就診有漏診的風險。

記者在社區醫院採訪時發現,部分患者不太放心社區醫院醫生的醫術。

有一位患者說,他有一位朋友的老爸,因腹痛、腹瀉在社區醫院輸液治療好些天,症狀明顯緩解。因爲不放心又去附近一家大醫院看病,醫院爲其行結腸鏡檢查,結果確診爲結腸癌。人們希望的是在社區醫院能把輕症、可確診的疾病就地治療,當有了症狀可能是某種重大疾病時,又能及時轉診,避免漏診。

有專家認爲社區醫院要起到“病前主動防、病後科學管、跟蹤服務不間斷”的作用。

2、社區醫院不讓轉診怎麼辦?

市民從社區醫院到大醫院,還需要社區醫院開具相關的轉診證明,才能在大醫院看病享受更高比例醫保報銷。

有一位患者告訴記者,他當初胸悶氣短,咳嗽不止,一個星期內來了兩次這間社區醫院治療,治療效果並不明顯,他希望醫生開轉診單讓他直接去附近的大醫院就診。“醫生不同意,說我這是慢性病,在社區衛生院就可以治療。”他只好又來社區醫院看病。

一位社區醫院醫生告訴記者,“目前患者的轉診標準是由醫生根據病情來判定的,普通的感冒發燒、咳嗽胸悶、糖尿病等慢性病都是很少轉,遇到一些危急重病人,社區沒有檢查設備、社區沒有對症藥品都會第一時間進行轉診,“基層醫生也希望主管部門能出臺一份詳細的轉診病例手冊,有一個具體指引哪些病可以轉,哪些不可以轉。”

廣州市衛計局基層衛生處處長吳峯表示,今後信息化共享系統進一步完善,將爲居民建立電子健康檔案,轉診過程中所有就診信息都可以聯通,爲居民減少重複檢查等。

3、社區全科醫生缺口怎麼填?

在基層醫療機構存在一種惡性循環:醫療技術不高羣衆信不過就診患者少經濟效益不好吸引不了好醫師醫療技術不高。“醫療技術不高”是上述惡性循環的根源性要素。當前,我國基層醫療機構從業人員還存在總量不足、素質不高、流失嚴重等問題。同時,基層醫療機構人員的培養、培訓,尚未建立起科學規範的體系和制度,低水平重複培訓多,政府投入效果有待提高。

記者從廣州市衛計委瞭解到,至2014年底,廣州市衛生人員總數14.8萬人。按機構類別分,醫院10.6萬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2.9萬人,專業公共衛生機構1萬人,社區全科醫生3892人。社區全科醫生承擔着“健康守門人”的重要作用,而廣州社區全科醫生缺口還很大。

廣州市衛生和計生委員會主任陳怡霓稱:今年起,未經過規範化培訓的醫生,不能註冊爲全科醫師。未來,在廣州做全科醫師,必須具備本科學歷,並經過規範化全科培訓。今年廣州基本可以達到每萬名居民有兩名社區全科醫生的目標。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