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頭條 > 醫界要聞 > 肥胖成心臟疾病第一殺手 防猝死做好5個方面

肥胖成心臟疾病第一殺手 防猝死做好5個方面

來源:養生科普網    閱讀: 492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肥胖成心臟疾病第一殺手 防猝死做好5個方面

鄒曉明副教授

專家小提示:鄒小明,主任醫師,副教授。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胸心血管外科副主任。

心血管疾病已逐漸成爲威脅人類健康的“第一殺手”,其危害無年齡、身份、地域之分。最新資料顯示,中國心血管病人患病率處於持續上升階段,患病總數目前已達2.3億,平均每5個成年人中就有1人患有心臟疾病,全國每年死於心血管病的患者有350萬。

心臟對於我們來說至關重要,那麼怎樣才能更好地愛護心臟、防止心臟疾病的發生呢?值2012年世界心臟日到來之際,爲了宣傳心臟健康保健知識,讓公衆認識到生命需要健康的心臟,家庭醫生在線小編採訪了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胸心血管外科副主任鄒小明教授。鄒小明教授表示,近年來年輕人猝死的心臟意外頻發,特別是一些名人的猝死,讓人們對冠心病的年輕化趨勢擔憂。

健康體重健康體型,肥胖成爲心臟疾病最主要的誘發因素

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有糖尿病、高血壓、肥胖、營養失衡、運動不當、吸菸等,鄒小明教授強調,肥胖成心臟疾病“第一殺手”,會直接或間接引起心臟疾病。間接原因是,肥胖的人容易患有糖尿病、高血壓和高膽固醇等疾病,而這三類疾病與心臟病有關係,其中高血壓心臟病(高心病)和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與肥胖有密切關係。

研究顯示,肚腩位置積聚脂肪又稱中央肥胖與心臟病有直接關係。鄒小明教授說,肥胖是體內脂肪的不斷累積,當脂肪堆積到血管,會使血流減慢,血管狹窄,甚至會堵塞血管,導致冠脈不通,心臟外圍末端血液供血不足,產生心臟問題。另外,根據國際標準,男性腰圍超過102CM、女性超過90CM,屬於中央肥胖。由於亞洲人身型較矮小,因此準則應爲:男性腰圍超過90CM,女性超過80CM。如果腰圍超標,再加上有高血壓、高血糖或高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偏低、糖耐量異常中的任2項,即表示有代謝綜合症。代謝綜合症人士患心臟血管病機會較一般高3~4倍,假如符合全部4項,患心臟病的機會更可高達7~8倍。

年輕人猝死日益增多心臟病呈現年輕化趨向

近年來,明星猝死,員工猝死事件不斷髮生,而且越來越年輕化,鄒小明教授指出,導致猝死的原因除了心臟血管病變外,腦梗死大面積出血也會導致猝死的發生。臨牀上不穩定性心絞痛、急性心肌梗死和心源性猝死,是國際公認的急性心血管疾病,病死率非常高。年輕人發生心梗等急性冠脈綜合徵在10年前是比較少見的,但是近年來顯著增加。臨牀上經常會遇到三四十歲的青壯年人突發心臟急症,而且以最嚴重的形式表現出來,甚至猝死。

雖說心臟猝死非常突發,但是也是有前期症狀的,只是症狀不明顯不特別,不被患者重視,鄒小明教授說,很多患者在發生猝死之前常會伴發心悸、胸痛,胸悶,胸部不適感,疲勞,甚至氣促、呼吸困難等症狀,鄒教授提醒,經常打呼嚕的人也要注意心臟安全。

心臟突然悸動要分清心臟疾病要從五方面做好防護

很多人都會發生突然的“心臟悸動”,感覺心臟“嘎噔”揪了一下,是不是很嚴重的疾病呢?鄒小明教授說,這種情況基本上每個人都會發生,是不是心臟疾病?嚴重不嚴重,要看心臟“悸動”的情況。如果是間斷性發生,或者偶爾發生,對身體沒有太大影響,不需要太在意;如果是時常發作,就要去醫院做詳細的檢查,請專業醫生診斷輕重。

鄒小明教授提醒,有潛在心臟疾病風險或者已有心臟疾病的人,要從平時做好預防和保健,不要等到意外發生,爲時已晚。

1、控制體重,遠離肥胖。研究表明:體重每增加10%,膽固醇平均增加18.5,冠心病危險增加38%;體重每增加20%,冠心病危險增加86%,有糖尿病的高血壓病人比沒有糖尿病的高血壓病人冠心病患病率增加1倍。鄒小明教授提醒,遠離肥胖,遠離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可以有效避免心臟疾病的發生。

2、注意飲食,不要吃太多,也不要喝太多。飯菜不要吃太多,飲水也不宜太多,要少量多次。少食辛辣油膩有刺激性的食物,少吃富含飽和脂肪酸的食物,不抽菸不喝酒,少吃含糖量高的食物。

3、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睡眠時間影響心臟健康,有研究顯示,相比每晚睡眠6-8小時,睡眠少於6小時的人中風或突發心臟病的機率高一倍,出現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風險也會增加;同樣,睡眠8小時以上的人出現心絞痛的機率高一倍、患冠狀動脈疾病的風險也會增加。所以,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對健康心臟有很大的益處。

4、減輕壓力,防止疲勞,保持良好精神狀態。研究顯示,情緒受壓會導致腎上腺素分泌大量荷爾蒙,加速呼吸和心跳,並使血壓和血糖水平上升,釋放更多的高能量脂肪到血管去應付能量的需求,而這些荷爾蒙也會增加血小板的濃度,從而引發心臟病。學會釋放壓力,放鬆心情,開心工作和生活,不要疲勞,有助於心臟疾病的預防。

5、適量的運動,有助於心臟健康。鄒小明教授說,心臟疾病患者要積極參加適量的體育運動,有利於增進血液循環,增強抵抗力,提高全身各臟器機能,增強心臟功能,促進身體正常的代謝,尤其對促進脂肪代謝,防止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有重要作用。鄒教授提醒,有心臟疾病的人士在進行體育鍛煉的時候要以不引起疾病症狀爲準。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