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知識 > 中醫養生 > 太溪下肢內側

太溪下肢內側

來源:養生科普網    閱讀: 1.8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足內側部,內踝後方,內踝尖與跟腱之間凹陷處。《靈樞·本輸》:“內踝之後,跟骨之上,陷者中也。”《醫學入門》:“內踝後五分”;《循經考穴編》:“踝骨尖平”。

「足少陰腎經穴」

太溪下肢內側

太溪

位置足內側部,內踝後方,內踝尖與跟腱之間凹陷處。

《靈樞·本輸》:“內踝之後,跟骨之上,陷者中也。”《醫學入門》:“內踝後五分”;《循經考穴編》:“踝骨尖平”。

功效:益腎、降火。

主治:古代記述:默默嗜臥、溺黃、少腹熱、腹脹、心痛、喘息、嘔吐、咳逆、胸脅支滿、嗌中腫痛、唾血、口中熱、唾如膠、消渴、霍亂、泄出不知、寒厥、足熱、牙痛、遺精、遺尿、尿有餘瀝、月經不調、帶下,陰股  內溼癢生瘡、乳癰、鼻衄、足腫、足底痛。

近人報道:慢性咽喉炎、眩暈、腎炎、尿路感染、失眠、神經衰弱、腎虛牙痛、中心性視網膜脈絡膜炎、足底痛。

方例:咽中幹、口中熱唾如膠:少澤、太溪。

咽腫:中渚、太溪。

衄血不止:兌端、腦空、風門、太溪、穩白。

腿足腫紅:太溪、崑崙、申脈。

眩暈:完骨、太溪、太沖。

腎虛牙痛:下關、頰車、太溪。

失眠多夢:神門、三陰交、太溪。

刺灸法: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壯,艾條溫灸10~15分鐘。

其它:輸(土)穴;原穴。

運動養生
養生日曆
穴位養生
母嬰保健
疾病預防
減肥瘦身
養生小妙招
中醫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