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頭條 > 健康科普 > 人生的前十年決定未來健康

人生的前十年決定未來健康

來源:養生科普網    閱讀: 511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受訪專家: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精神衛生中心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任杜亞鬆

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社會醫學與健康教育系教授鈕文異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兒童研究所所長孫宏豔


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瑞士日內瓦大學一項最新研究發現,10歲基本就能看出人一生的健康狀況。可見,兒童時期的飲食、睡眠、運動及心理健康等,將影響人一生的健康狀況和生活質量。本期《生命時報》邀請多位專家,教您打造讓孩子受益一生的家庭健康環境。

人生的前十年決定未來健康

健康主要取決於人生前十年瑞士日內瓦大學研究人員共收集並分析了14個歐洲國家24179個50~96歲居民的健康數據,發現一個人從出生到10歲所在家庭的經濟、健康狀況與他的生長髮育及健康水平存在密切關係。其中,家長職業、家庭藏書數量、住房質量以及家庭房間數跟居住人數的比率,這四項因素與健康狀況的關聯最大。職業體現了父母的社會資源及收入能力,是孩子成長環境和生活來源的重要保障。雲南省昆明市曾調查了2830名6.5~12.5歲城市小學生及其家長職業類型,發現家長從事腦力勞動,孩子智力水平更高。

家庭藏書數量反映了父母對子女教育的投入與重視程度。家庭中居住人數與房間數的比率、住房質量則體現了孩子的成長環境,復旦大學2017年的研究顯示,大多數貧困家庭的兒童生活在噪音大、位置差、擁擠的住房裏,他們成年後對自身健康的評價較低,疾病發病率較高,死亡時間更早,還更可能出現危害健康的行爲。該研究的參與者日內瓦大學國家能力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史蒂芬·卡拉迪表示,越來越多科學證據表明,身體狀況可以反映出生活環境,因此我們需要特別關注人生早期階段的生活環境。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兒童研究所所長孫宏豔向《生命時報》記者表示:“孩子是張白紙,非常容易受家庭環境影響,一些不良因素很可能在孩子體內潛伏下來,成年後被喚醒。”美國康奈爾大學2014年發佈的一項研究表明,個體從出生到9歲的生活環境差,成年後會表現出更多的身心健康問題。

人生的前十年決定未來健康 第2張

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社會醫學與健康教育系教授鈕文異認爲,早期生活對人未來一生健康的影響實際上可追溯到“生命早期1000天”,即從女性懷孕的胎兒期(280天)到寶寶2歲(720天)。這段時期不僅影響兒童體格生長和智力發育,還與成年後慢性病的發病率有聯繫。我國兒童有不少健康問題目前,我國兒童的生活方式、心理健康等還存在不少問題,亟需改善。營養不合理易肥胖。2012年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在22個城市進行了調查,發現34.7%的兒童有飲食行爲問題,其中19%強烈偏愛某種食物。兒童時期營養不合理、飲食習慣不良會增加成年期一些疾病的患病機率,比如缺鐵性貧血、肥胖、冠心病、腫瘤、骨質疏鬆。睡眠不足影響生長髮育。按照我國《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要求,小學生每天應有10小時睡眠時間,初中生每天應有9小時。但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2016年調查發現,學習日,只有24.6%小學生能睡足10小時,24.9%初中生能睡足9小時。孫宏豔表示,長期睡眠不足會對身高、發育造成不良影響,降低免疫力和抵抗力。運動太少導致體質下降。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調查顯示,超過六成的學生不能達到國家規定的每天運動1小時,三成多學生平時沒有體育運動時間。沒有人陪伴是孩子不願意運動的重要原因。

孩子運動過少會導致其體質下降、肥胖、發育過慢,不利於機體協調能力發展。家庭關係影響心理健康。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精神衛生中心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任杜亞鬆表示,兒童期主要有焦慮、抑鬱等情緒問題,多動症以及注意力不集中等行爲問題。親子關係和網絡、電子產品使用過度行爲也值得關注。不少心理問題與家庭環境息息相關,比如夫妻關係不和諧會造成孩子心理缺陷、情緒不穩定、煩躁、睡眠問題等。打造終生受益的家庭環境兒童期是塑造孩子生活方式的重要時期,父母應當擔負起培養孩子健康生活的責任,爲孩子打造一個健康的生活環境。培養良好飲食習慣。鈕文異表示,家長應爲孩子做出榜樣,三餐規律,食物種類多樣,少吃多油多鹽食物。孫宏豔建議家長和孩子一起學習營養知識,偶爾讓孩子設計食譜,參與做飯過程,讓孩子有參與感和成就感,有助於糾正孩子的挑食行爲。幫助孩子規律作息。對於孩子學習壓力大、睡眠不佳的情況,鈕文異建議,家長應根據孩子的情況輔助調整作息,分塊規劃學習和休息時間。注意休息和學習時間有間隔,不要讓孩子疲勞過度或熬夜。帶孩子定期運動。

人生的前十年決定未來健康 第3張

家長經常與孩子一起進行體育鍛煉,不僅可以增強孩子體質,還可以增進親子關係。鈕文異建議,週末全家人一起散步、爬山、郊遊,創造良好的家庭運動氛圍。孫宏豔提醒,家長應注意培養孩子的運動興趣,鼓勵孩子多和同伴一起運動,讓孩子在運動中找到自信和友情。多跟孩子溝通。家長們應注意維護和諧的家庭關係、親子關係。杜亞鬆建議,家長要主動了解孩子不同時期容易出現的心理問題,根據孩子的心理需求,用正確方法進行教育和引導,輔導兒童學會解決問題的技巧。

孫宏豔還建議,家長們不要把成績作爲評價少年兒童的唯一標準。“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不僅要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更要關注孩子的身心健康,讓孩子擁有終生受益的健康生活方式。家長們應該提高自己的健康素養,和孩子一起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孩子小時候就播下健康生活的種子。


【版權聲明】本文爲生命時報獨家授權的原創文章,請勿轉載、抄襲或改寫。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