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頭條 > 健康科普 > 爲什麼人有時會生病?

爲什麼人有時會生病?

來源:養生科普網    閱讀: 452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受訪專家:著名心血管病專家、醫學教育家、教授胡大一

萬事皆有因果。那麼,我們不斷攻克一些疾病,同時又患上“新”病的原因到底是什麼?美國哈佛大學人類進化生物學教授丹尼爾利伯曼,在其新書《人體的故事》中,從進化學角度詳細解釋了這個問題。

爲什麼人有時會生病?

進化與健康密不可分

100多年前,達爾文用“適者生存”一詞概括了進化的基本規律。但利伯曼強調,所有生物的進化不是爲了健康、長壽、幸福,而是爲了更好地繁衍。因此,爲了適應外界環境而產生的變化,反而成了致病原因之一。比如,人類進化得更容易肥胖,不是因爲過多的脂肪能促進身體健康,而是因爲它有利於提高生育能力。

糖尿病、動脈硬化、骨質疏鬆、近視……這些古代幾乎見不到的疾病,爲什麼會流行於現代社會?利伯曼給出的答案是:人體的許多特徵形成於過去的進化環境,它們無法適應現代環境,疾病便產生了。這種觀點被稱爲“失配假說”。仍以脂肪爲例,由於食物越來越富足,我們的身體還沒有爲豐收做好準備,依舊傾向於儲存脂肪以備生育,進而導致了多種慢性疾病。

在過去幾百代中,人體各方面都發生了變化。我們成熟得更快,牙齒變得更小,下頜更短,骨骼更薄,足弓往往更平,很多人患上代謝性疾病,齲齒情況愈發嚴重。這些變化都有一定的遺傳基礎,但究其原因,更多是由周圍環境改變引起的。你可能攜帶易患扁平足、近視或2型糖尿病的基因,但傳給你這些基因的祖先,並不會受到這些問題的困擾。以2型糖尿病爲例,中國和印度的患病率已快速超過歐洲和美國,這種上升勢頭不是因爲遺傳基因發生了變化,而是西方的生活方式正在席捲全球,與那些以前沒有產生負面影響的古老基因發生了相互作用。

那麼,我們該如何與現代環境和諧相處,獲得健康?這便是利伯曼教授想要在書中回答的問題:評估生病的原因,並找到防治之法。

爲什麼人有時會生病? 第2張

農業和工業發展的影響

進化導致的失配性疾病有很多,根據環境刺激可區分爲刺激過多、過少或過新。例如,有些失配性疾病的病因是攝入脂肪太多,有些是攝入太少,還有些是攝入了人體不能消化的新型脂肪,如部分氫化脂肪。

在利伯曼的列表中,常見的非傳染失配性疾病超過40種,包括糖尿病、高血壓、痛風、痔瘡、哮喘、肺氣腫、胃潰瘍、肝硬化、齲齒、近視、骨質疏鬆、阿爾茨海默病,以及部分癌症等。這些疾病都與人類社會的農業及工業發展相關。

農業發展帶來的直接好處是食物富足,但同時也打開了疾病和社會弊病的潘多拉盒子。古代狩獵採集者能生存,是因爲只要是可以吃的,他們都會吃,飲食必然是多樣化的。農民主要種植高產的主食,通過犧牲質量和多樣性換取了數量。現在人體超過50%的熱量來自水稻、玉米、小麥或土豆。大量澱粉的攝入可導致多種失配性疾病,最常見的是齲齒和糖尿病等代謝性疾病。過於依賴主食,水果蔬菜攝入量降低,更易患上壞血病(維生素C攝入不足)、煙酸缺乏症(維生素B3攝入不足)、腳氣病(維生素B1攝入不足)等疾病。此外,人們學會去除穀物外皮,將“糙米”變成了“精米”,加重了營養缺乏症。

工業化解放了生產力,也改變了人們的體力活動量。自工業革命開始,人類發明製造的最成功的產品中,許多是爲了節省勞力。例如,汽車、自行車、飛機、地鐵、自動扶梯、升降電梯的發明,減少了出行的能量消耗。在過去幾百萬年裏,普通狩獵採集者每天要步行9~15公里,而今天,一個美國人通常每天步行不到半公里,車行卻平均達51公里。空調和供暖減少了身體爲維持體溫所消耗的能量。遙控器、電動剃鬚刀、帶輪行李箱……無數先進的設備在一點一滴降低着人類的能量消耗。

於是,肥胖引發的疾病出現了,缺少鍛鍊導致的骨質疏鬆問題也越來越多。衆多研究證明,高水平的負重活動可大大降低老年人的骨量流失率,有時甚至能阻止或在一定程度上逆轉流失。現在,人們成長和老化的方式卻在惡化這一問題,尤其是女性。狩獵採集時期,女性青春期開始的時間通常比現在晚3年,這使得她們有更多的時間發育出強壯、健康的骨骼,以承受歲月的侵蝕,較高強度的體力活動也增強了骨骼的厚度。

人類的睡眠方式與過去也有很大不同。工業革命改變了人們的時間觀念,提供了明亮的燈光、廣播、電視節目等。數百萬年來第一次,多數人類可以很晚睡覺,然而身體卻難以適應。

爲什麼人有時會生病? 第3張

協力彌補進步的代價

現代社會,人類死亡率降低了,疾病發生率卻升高了。這是在以延長病態時間換取死亡率的降低,是進步的代價。利伯曼提醒,不要將老年人常見疾病都歸因於年齡增長,它們有些是源於不良生活習慣。美國學者詹姆斯弗萊斯及其同事研究發現,超重、吸菸、不運動的高危參試者,死亡率比低危者高出50%。

我們現在面臨的一種矛盾情況是:人體在很多方面變得越來越好,但在一些方面變得越來越差。究其原因,主要是不斷變化的環境造成的。當人類無法改變環境致病因素時,就需要外力防止我們將可能致病的習慣傳遞下去,避免疾病繼續流行甚至加劇。

利伯曼認爲,政府有責任去幫助和督促公衆做出理性判斷。比如,不允許食品生產者隱瞞食品中的有害化學物質;告知公民吸菸的危險性,通過激勵措施使公民不吸菸;管控垃圾食品廣告,比如在碳酸飲料上寫:“美國軍醫總負責人警告,攝入過多糖類會導致肥胖、糖尿病和心臟病”;獎勵那些積極促進員工健康的公司。

著名心血管病專家、醫學教育家胡大一教授強調,在我國,要應對失配性疾病的挑戰,必須從根本上,即體制和模式上轉變本末倒置的“失配”對策。第一是政府主導“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例如在社會經濟發展中落實環保,公共場所控制吸菸;對菸草和不健康食品(如糖等)增稅提價,對健康食品減稅甚至補貼;激勵、促進甚至倒逼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去做預防和康復二級預防;從青少年抓起,把身體好放在“三好學生”評選的第一條。第二是大力開展健康教育,用政策法規激勵廣大醫務人員投入健康教育事業,防止張悟本、李一之流欺騙公衆。

數百萬年來,我們的祖先依靠創新與合作,獲得了足夠的食物,照顧彼此的孩子,在充滿敵意的環境中生存下來。今天,我們仍需要不斷創新、合作,例如避免吃太多食物,尤其是過量的糖和加工食品,在城市、郊區和其他非自然環境中生存下來。

世界不是最完美的,我們的身體也不是,它需要我們去享受、培養和保護。進化從未使我們學會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人體的過去是由“適者生存”的自然規律塑造的,但其未來取決於你如何使用它。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