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頭條 > 健康科普 > 引發胃部不適的壞毛病快改掉

引發胃部不適的壞毛病快改掉

來源:養生科普網    閱讀: 531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我們都知道,如果人體消化系統出現問題,就會讓你有胃部不適的狀況發生。導致胃部不適的原因有哪些?專家發生,如果你有飲食壞毛病或者生活壞習慣,那就很容易出現胃部不適。下文就具體介紹了一些壞毛病。

1.加班熬夜族:工作壓力大、精神緊張、經常加班熬夜,很容易導致胃酸分泌過多,引起胃部不適。加班族一定要保證睡眠,舒緩精神壓力。可以在手邊準備一些零食,如麪包、餅乾等,及時補充。

引發胃部不適的壞毛病快改掉

2.不吃早餐族:對於從來不吃早餐或不習慣吃早餐的人,胃分泌的胃酸沒有食物可消化,會損傷食管、胃腸黏膜,長此以往不僅容易導致潰瘍,還可能導致膽汁中的膽固醇沉積,誘發膽結石。早餐不但要吃,還儘量要吃易消化、防刺激、多營養的食物。

3.餐後運動族:爲了加強鍛鍊,有的人吃完飯就趕着去健身、跑步等,如此“虐待”胃,可能導致內臟供血不足,影響消化功能。建議飯後最好休息半小時以上再活動。

4.吃飽就睡族:不少人晚上加班或上夜班後,習慣在路上吃宵夜、喝啤酒,吃完回到家倒頭就睡。然而,食物從胃徹底排空到進入小腸大約需要4小時,睡前飽餐,胃內食物沒來得及消化,很容易出現消化功能異常。

5.天天吃撐族:飲食沒節制,天天吃得“肚兒圓”,不僅會加重胃的負擔,還會增加胰、膽等消化器官的壓力,打亂消化系統的正常工作,引發一系列問題。此外,飲食過量還可能導致超重,引發高血壓、糖尿病、脂肪肝等代謝性疾病。因此,“吃啥啥香”的人要有意識地控制食量,增加運動量。

6.小病隱忍族:許多人對胃部隱痛、腹脹等症狀很不重視,能忍就忍、能拖就拖,實在不行吃片止痛藥救急,更不願去醫院。事實上,任何不適都可能是身體在報警,一定要及時就診,避免把小病耽誤成大病。

7.無辣不歡族:有的人即使胃部不適也離不了辣,結果導致胃遭罪。其實,適量吃辣椒對身體有一定的益處,但如果本身有胃腸疾病又食辣過多,則會刺激胃腸黏膜,加重其充血、水腫,建議這部分人先讓胃充分康復,再享受美食。

健脾益胃的中醫養生方

爲了養護健康的消化系統,我們需要做好健脾益胃的養生工作。中醫裏關於健脾益胃的養生祕方有不少,只要你堅持使用這些正確的養生措施,就能讓你的脾胃得到更好養護。下文就具體介紹了一些健脾益胃養生方。

引發胃部不適的壞毛病快改掉 第2張

保護脾胃的重要措施有

一:要因人、因時、因地制宜,根據個人的體質要求,按照春夏秋冬季節的變化和東西南北中氣候與水土的不同特點,選擇適宜的食物。

二:在食補或食療時要注意食物的辛、酸、甘、苦、鹹五味所禁或忌口,因五味之性各有所偏,對不同人的體質或疾病,必須避免不同的味氣所傷,以免助邪而攻正。

三:要飲食有節,做到一日三餐巧安排,俗語說“早飯飽、午飯好、晚飯少”,“晚飯減一口,活到九十九”。因爲人的基礎代謝白天比晚上旺盛,對食物的需要量和消化功能也比較強,晚上活動少,能量消耗低。同時,飲食宜清淡,尤其中老年人不宜多吃肥膩、油煎、過鹹的食物,一定要限制動物脂肪,可多吃一些豆類食品和新鮮水果、蔬菜。

四:要養成良好的進食習慣,不僅要注意飲食的衛生,不進不潔食物,而且飲食宜溫、熟、軟,勿食或少食生冷,以“熱不炙脣,冷不振齒”爲宜,尤應忌食黏硬不易消化的食物。同時,吃飯時要有好心情,吃飯要專心致志,細嚼慢嚥,飯後不宜馬上洗澡或做劇烈運動。

飲食調理養生方法,古人積累了很多經驗,現選擇其簡單易行者介紹之。

叩齒

牙齒功能對人的健康影響很大,要健脾胃必須保護好牙齒。古代養生學家介紹“清晨叩齒三百過者,永不動搖”。具體做法是:摒除雜念,全身放鬆,口脣輕閉,然後上下牙齒有節律地互相輕輕叩擊。

嚥唾

唾液,古稱“金津玉液”,民間流傳着“白玉齒邊有玉泉,涓涓益我度百年”的諺語。認爲口中津液充盈,是健康長壽的保證。此法是晨起漱口之後,寧神閉口,先叩齒36次,然後咬緊牙齒,用舌在口腔中四下攪動,不拘次數,以津液滿口爲度,再分次緩緩嚥下。

飯後摩腹散步

唐代大醫學家孫思邈說:“平日點心飯訖,即自以熱手摩腹,出門庭行五六十步。”此法若能長期堅持,對調整脾胃功能,促進食物的消化吸收,防治消化不良和慢性胃腸疾病大有益處。

引發胃部不適的壞毛病快改掉 第3張

以上這些簡單實用的養生方,對健脾益胃會有大幫助。如果你也想健脾益胃,就趕緊來試試這些養生祕方吧。專家提示,脾胃都是重要的身體器官,它們的健康是你養生的重點,因此,我們要重視健脾益胃。

上面文章介紹的生活壞毛病,就會讓你出現胃部不適的問題。因此,要想養護好腸胃,我們需要養成健康生活方式,注意飲食的健康搭配。腸胃的健康,對我們養生保健是有重要意義的,這點需要你多加了解和注意。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